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、管网稳定运行,近年来,包头市水务(集团)有限公司积极贯彻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以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,聚焦漏损治理、分区计量和智慧水务建设等方面,用“有解思维”破解控漏难题,管网漏损率从2020年的11.97%降低至2023年的7.93%,跻身自治区乃至北方地区漏损治理领先行列。
面对居高不下的漏损率,包头市水务集团转变管理模式、落实工作职责,以全员参与控漏的工作思路,通过机构改革,将原来的专业线条化管理模式转为区域化管理模式,实现了区域内的抄收、管网巡查、维护抢修、接水报装、供水服务职能一体化。同时,积极与浙江和达公司合作,引入先进控漏技术和管理方式,成立了漏控领导小组,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兑现考核绩效,激发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管理的主观能动性。
为保障漏损治理工作取得实效,水务集团慢慢地增加营销管理、管网管理、生产管理、绩效管理,将漏损治理指标与全员绩效兑现工资相挂钩,通过岗位业务量化,将工作量、工作质量与绩效工资紧密挂钩,提高了抄表率、抄表准确率、水费回收率、检漏量等指标,特别是《检漏工岗位考核办法》实施后,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一定效果提高,2023年检出有效漏点1844处,较2021年提高2.5倍,在控制管网物理漏损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。
加速水务综合管理的精细化、动态化、协同化、高效化进程,建成综合智慧水务“一平台”,形成物联感知“一张网”,建立企业大数据(数据仓库)“一中心”,展示综合“一张图”,集成了管网GIS、生产调度、分区计量、二次供水、远传集抄等多个业务系统融合。同时也加强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,实现供水管网可视化管理,为管网的日常维护抢修等提供较为可靠支持。以DMA分区计量考核为抓手,通过一系列分析区域背景流量、KL值、漏损率数据等,精准找出漏损原因,对症施策。根据全市供水管网现状规模及特征,采用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”的实施路线,构建了四级分区计量系统,安装一级分区边界流量计27块,二级边界流量计83块,三级边界流量计45块,安装小区管理表1144块、区域直供用户表712块,加强完善了包头的分区计量体系。积极争取资金并协调有关部门,对漏损严重、水压不足、用户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和部分市政管网实施改造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7万余户用水户的改造工作,有效解决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存在的问题,切实改善用户水量、水压需求。
目前,包头市水务集团管网漏损控制形成了“全局一体化、工作机制化、漏控体系化、DMA标准化、管控长效化、队伍专业化”的“六化”工作模式,包头合同节水经验做法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》,为全国范围内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,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有了“包头模式”。(李春燕)
一、凡标注明确来源为正北方网、北方新报、内蒙古日报社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、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,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。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,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或建立镜像。否则以侵权论,依照法律来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二、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XXX(非正北方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三、转载声明: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,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,以便发放稿费。
参考消息特稿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“中国方案”——中国第七大沙漠崛起“光伏长城”